首页>>备考>>串讲笔记

普通逻辑学习笔记 性质判断

更新时间:2018-05-23来源:上海自考点击量:

一、性质判断及其结构

性质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。传统逻辑把它称为直言判断。

性质判断由四部分组成,分别是主项、谓项、联项和量项。其中,主项和谓项是变项,联项和量项是逻辑常项。

二、性质判断的种类

根据联项和量项的不同,性质判断可以分为六种:

单称肯定判断:这个S是P。

单称否定判断:这个S不是P。

全称肯定判断:所有S是P,简称为SAP。

全称否定判断:所有S不是P,简称为SEP。

特称肯定判断:有S是P,简称为SIP。

特称否定判断:有S不是P,简称为SOP。

传统逻辑把单称判断当全称判断看待,因此,性质判断有A、E、I、O四种基本形式。

三、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

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

A

E

I

O

四、同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

根据上表所列的A、E、I、O的真假情况,可确定同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下:

1.反对关系(A与E):不能同真,可以同假;

2.下反对关系(I与O):可以同真,不能同假;

3.矛盾关系(A与O,E与I):不能同真,不能同假;

4.差等关系(A与I,E与O):可以同真,可以同假;全称判断真,特称判断必真;特称判断假,全称判断必假。反之未必然。

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之间为矛盾关系。

传统逻辑把A、E、I、O之间的关系又称为“对当关系”。根据对当关系,可以由其中一个判断的真或假,推知其它同素材判断的真假。

掌握此处的对当关系,是学习和掌握第六章第二节“直接推理”中的“对当关系推理”的基础。

五、性质判断主、谓项的周延性

周延性是指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外延的断定情况。如果断定了全部外延,就叫做周延,如果没有断定全部外延,就叫做不周延。

可以概括为:全称(单称)判断主项周延;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;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;否定判断谓项周延。

A、E、I、O主、谓项的周延性如下:

主项

谓项

A

周延

不周延

E

周延

周延

I

不周延

不周延

O

不周延

周延

正确掌握周延性问题,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第六章第二节“直接推理”中的“换位法”和第三节“三段论”推理是至关重要的。